神神~叨叨~

我的2016年度APP榜单(手绘版)

对我来说,时间好像一直都像过山车一样飞快,特别是2016年,我都没来得及好好回味一下,2017年“嗖的一下”就闪现在我眼前,再过几天就农历春节了,趁这时候把一些自己用过好用的App介绍给大家,也算了却我心事一桩。

很早就买过手帐本和笔,没坚持写下去,前段时间看了一篇菇凉手绘推荐App的文章,很有意思,想到自己快积了层灰的工具躺在那被遗忘,心里不禁痒痒。

这不,我也画起来了。

鉴于本人无任何绘画基础,也无天赋,大家将就着看吧。◕‿◕。

===================我就是船说中的奋哥线===================

第一部分:iOS平台

第一类:效率&工具

1.2Do

GTD工具太多,功能强大的有贵的Omnifocus,简单轻便的有原生提醒事项,但满足不了更高的要求。2Do这款价格适中但功能齐全的任务管理App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上面两张图大概地介绍了它几大基本功能,2Do还有一些隐藏的实用性功能需要不断地发掘。我花了一段时间上手,这种App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使用方式。

关于时间管理,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有条理地强制自己关注那些重要的事情,抑制住对紧急事情的冲动”。当然现在对我而言,这很困难,很难达到,我总是会自然而然先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接电话,回微信,然后忽视甚至忘记回到原来在做的重要的事情上,但我想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慢慢纠正自己的习惯和时间分配的原则。

自从我用了这款App之后,我专注于做某些事情的频度越来越高,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知不觉完成效率提高了不少,并且像我这样重度选择性健忘症候群的人要记住生活琐碎的事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幸好现在我都不会忘掉了。

Mac版也有,但太贵,目前需求也不强烈,就没有考虑。

2.潮汐

刚刚讲了关键是专注于重要的事情,那么除了想要付诸实践的主观意愿外,客观上也有好的工具可以辅助我们更快速地专心下来。潮汐是一款白噪音和番茄闹钟完美结合的工具,精选的几个白噪音都是我热爱的大自然的声音,我可以在海边码字,也可以在林间冥想,即使是咖啡这样有些纷扰的主题,也能在吵闹中静下心来。潮汐主界面优雅清爽,番茄时间可以自行设置;每天一句箴言推送和早中晚问候,左右滑动选择不同主题,也可以添加至Widget快速启动。如果你需要沉浸式地专注,那么不要犹豫啦。

3.Pin

这个是下了好久但一直忽略的App,某天意外发现功能极其强大,不愧是2016年度苹果十佳APP,并且是唯一一个大陆独立开发者的作品。Pin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个对剪贴板内容做最大程度扩展的应用。

Clipboard也许曾经只能用来粘贴,但现在它在Pin里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你复制一个网址,Pin可以抓取网页上的图片直接发送到QQ或微信等,而且图片没有下载到本地相册,可以节省空间;你也可以直接把复制的URL转化成二维码,甚至可以直接把网页内容截成长图;Pin还可以把你复制的内容进行分词,并提供分词动作的个性化设置。Pin有丰富的扩展动作中心,可随意添加和设置快捷方式。如果你懂URL Scheme(暂时没有时间学习,感觉大可作为啊)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动作,自定义性强大。

Pin很适合对个性和定制化要求较高的人,特别是它支持URL Scheme,给你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4.IFTTT

IFTTT=IF This Then That.意思就是当某件事发生时或者你做了某个动作时,会触发另一件事情或动作的发生,如果用更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明的话:

if 三十天未发推,then启动一系列任务:1.发邮件告诉殡仪馆来收尸(亲,你可以看我的google location);2.自动转账;3.发表遗书告诉亲友可于30天后到某处悼念;4.分享生前录好的视频。

这可真不是笑话。

虽然我极力推荐,但自己还是没有很好地发挥它最大的功能。目前我用的Applets就可怜巴巴的两个天气预报而已,但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

也许是因为IFTTT绝大部分支持的是国外的App(国外的倒没什么,可气的是非要有梯子),鲜少有国内日常主流的App,所以在国内它有点『水土不服』。

但有一个Applet对我很实用。在我决定不用印象笔记后,我要把一些文章和笔记导入到Day One里,我只要在IFTTT里建立印象笔记和Day One的关联并触发相应的动作就万事大吉了。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提供的Feed地址做Action A连接微信和Facebook或Twitter,So Geek,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下从微信分享照片到Facebook

5.方片收集

这是一个快速收集碎片信息和灵感的App,重在速度,在Widget快速启动,可新建文字,拍摄,录制语音,网页撷取,扫描二维码,多种途径实现快速收集。

和Pin一样,方片收集提供剪贴板同步功能,一旦有复制内容,直接下拉至Widget点击进入App,右栏是历史剪贴板,左滑选择内容丢入『收件箱』,然后进入自己的账户页面实现与电脑同步,但我感觉同步的效率有些低,没买Pin for Mac,否则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在电脑上的Chrome或Safari里添加方片收集的扩展,浏览网页时文字、照片、视频等可以直接拖动丢入『收件箱』,还是很方便的,不过不定期处理的话会产生很多过期的信息甚至垃圾,还好它提供查找标签功能,可我还是会定期清理,谁叫我是强迫症呢?

6.坚果云

在云服务方面,百度云专门放电影和安装包,其他资料我都选择放在坚果云。之前我都放在印象笔记里,但是印象笔记发布的17年1月的用户隐私策略让人很失望(虽然后来取消了)。我不是扎克伯格,不需要把笔记本电脑摄像头遮住,我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数据,但是就是感觉不舒服。个人觉得印象笔记庞大缓慢如河马,而且不付费一个月60M流量,很容易用完,它的精华功能大部分也是付费才可以使用,所以我决定找一个更适合的替代品。

坚果云能很好地满足我存储重要信息和资料图片的需求,并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和Mac同步稳定且迅速,可以直接在Finder边栏里添加坚果云文件夹,直接拖拽实现同步,很实用;还有一点我比较喜欢的是可以离线缓存数据,而且对非付费的小白用户而言,一个月1G的上传流量已经够慷慨了。

7.AppSo

我有很多应用都是这个App推荐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天都有限免和降价的App清单(直接点击就可进入App Store下载)并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App降价的提醒通知

AppSo还是一个数字生活社区,可以推荐自己认为好用的App到AppWall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它还不断整理和更新智能手机和电脑上各种各样产品的使用技巧和分类合辑,并提供分App和文章两个维度的搜索,在这里总能找到你想要的

第二类:信息收集

1.Reeder

我都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例行每天打开网页进入各大门户网站看新闻了,可能要看的门户日益增多,随便浏览下一个上午就没了,还没看到什么有价值的。

RSS是个老词,只是我去年才用起来。我选择Reeder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可以代收多个账户里的RSS订阅,是一个信息的集合器。现在我只添加了Feedly和Instapaper两个帐号,前者在iOS端体验很差,有时候图片都显示不出来,但同步到Reeder速度快体验好;添加Instapaper也是想把收藏的好文章同步放在一起。

Reeder提供多种阅读主题,包括黑暗模式。对我而言,阅读器一定要让我的眼睛看得舒服,字体、大小、行间距、页边距、背景颜色、亮度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我直接的观感,可能只是其中一个有些许改变,但都能被敏感地察觉到。也许是受习惯了在Kindle上长时间阅读的影响,我偏爱如纸张稍稍泛黄的背景色,不会煞白地刺我眼睛。

Mac上体验更流畅,两指随意切换层级,配合触控板的手势操作和丰富的快捷键,阅读效率极大地提高,Mac版的标签功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归类并自动同步到iOS端。

2.Instapaper

现在时间越来越珍贵,每天接收的讯息越来越多,不能够立马阅读是一个必然存在的现实问题,所以有了Read It Later这样的应用存在,但每天大量繁杂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收藏太多,标签太杂乱,稍后阅读很容易变成『再也不读』,所以RIT和RSS阅读器一样,一定要有非常棒的阅读体验,否则根本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和Reeder一样,Instapaper可以调整显示设置,如修改字体及大小、缩进、行高、背景颜色及亮度,完全按照用户自己的意愿来阅读,我觉得这才是用户真正喜欢的『稍后阅读』。试问,如果看不顺眼,还会看第二次吗?

去年Instapaper更是把所有Pro功能(包含最赞的高亮和注释)都解锁成免费,我就毫不犹豫地下了。现在我在手机的Safari(Chrome不支持扩展,否则早用上了,还能跟电脑同步)上发现好文章就扔进Instapaper,再同步到Reeder阅读。虽然在Instapaper上阅读也很赞,但我喜欢一件事最好在一个App上完成,比如我只选一个阅读器读所有的文章。

3.即刻

这是一个让你只收到你所关注领域方面的资讯的App,设置提醒后不错过每一次进展和更新情况。在微博里,我们关注各种帐号,但很多时候他们发的消息并不是我们很关心的,RSS也一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动地接收了太多我们不关心的信息,所以给大家推荐这款只关注你感兴趣的App。

首页根据你的行为习惯分析提供『猜你喜欢』和『新鲜推荐』。搜索结果分提醒、消息和用户三个方面,全面呈现你所关心的内容。

我觉得这个App更应该划归到“有意思”的一类中去,它最大的特点是还暂时未向所有用户开放的『实验室』(没有邀请码,无法亲身体验,哭)。在『实验室』里你可以新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提醒。

via 知乎专栏 Astrian Zheng

“即刻的爬虫机器人目前支持微博、微信、知乎、B 站、分答等八种类别,你可以为提醒设置不同的爬虫抓取条件。”1

现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BigBang出新歌我不是第一时间知道的了。

第三类:生活

1.Day One

为什么要写日记?

因为除了让我不浑浑噩噩地感觉自己一天什么都没干之外,我想要更好地回忆。

我推荐的所有App只有这个真正让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感叹它的影响力。写日记的应用也有很多,Day One胜在写的时候尽量帮助你回忆这一天的轨迹和动作,回忆的时候再多种形式地展现出来。

Day One支持Markdown编辑,每篇日记附属信息丰富,除了基本设置外,还可以自动生成日记的各种地址,如Markdown链接提供Day One内部进入该篇日记的入口,URL提供从其他App进入该篇日记(但不公开)的直接链接;它还可以自动获取活动步数及当时听的音乐(只支持iTunes)。想象一下,当你回顾到这篇日记时,打开曾经写下这篇日记时听的音乐,此时听着同样的音乐,感受彼时那份心境,是不是很美妙?

Day One还能帮我找回丢的东西。有一次,我掉了钥匙,我大概记得是从『哪天还有钥匙』到『哪天没有钥匙了』,我就从这几天日记中的事件和轨迹搜寻线索,帮助回忆所有可能掉的地方,果不其然,最后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

动动手指,让往后的岁月有迹可忆。

2.轻芒

长得好看的App我会偏爱一些。这是一个杂志阅读软件,目前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内容优质,颜值又高,我觉得已经足够推荐了。有时候,一个App,一个理由就可以了。

3.Weico 国际版 for 新浪微博

App Store输入weico第三个就是,个人觉得比搜索结果的前两个好用,我就是喜欢清爽又没杂七杂八各种广告微商代购的。

4.豌豆公主

日淘尖货。对日有情结的就算了,我只是想单纯地买好用的东西而已。和淘宝一样有社交和分享,可赚积分直接兑现,做起来没多久,客服和售后有待完善。

5.网易严选

还是电商。淘宝多了,真懒得在茫茫大海中筛选好东西了,网易严选已经帮你挑好了,从居家到服饰,从饮食到婴童,只选优质的呈现。我已经受够了现在打开淘宝就是满屏花花绿绿让我无从下手的感觉了。

6.票贩儿

以前看电影,支付宝、百度糯米、美团、大众点评等等,每个App找一遍淘最低价,最后出票了,可能短信没及时收到,我都不记得在哪个App里找回取票码了。现在我只用票贩儿,它集成了几大主流购票平台,价格一比,轻松购。

第四类:摄影和修图

哪个妹子的手机里没十个以上的摄影和修图App,光是滤镜就有几个,分别针对不同的场景使用。P图这种事情,谁用谁知道,我只是给大家多几个选择罢了。对女生而言,我认为值得推荐的摄影和修图App都应该体验下,试过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就像买衣服,永远都不嫌试的太多。

下面我只罗列出我在用的,就不讨论心得体会啦。

第二部分:Mac OS平台

1.Ulysses

如果你真热爱写作,这两百多花得一点也不冤枉,因为它可以让你沉浸地思考,不受干扰;愉悦地输出,流畅清晰。从我种草到拔草,三个月不到,在我尝试过很多其他的Markdown编辑器后才发现它不可替代的好;但这只是我个人觉得目前最好用的Markdown编辑器,并非大家都这么认为。可以去官网下载Demo版试试,也许你会喜欢,也许你有更合适的,都没关系。

2.iPic

用Markdown写文章怎么少得了图床工具。曾经为了找好用的图床搜遍网上几大云服务,一个个试了下来。直到发现iPic,发觉之前做的都没必要了。

iPic是一个好用轻便的图床,拖拽、复制、快捷键都可以实现快速上传,再点击已上传图片就一键复制图片链接地址至剪贴板,也可以设置成复制插入图片的Markdown格式内容,还有历史上传图片可查询。Markdown写作爱好者的福音。

免费用户默认上传至微博图床,付费用户可以添加自己其他的互联网账户。

3.MindNode

这篇文章的构思就是在MindNode上完成的,不是很复杂,就把大概段落结构列出来。个人觉得这个App可以让你无限脑洞,想到什么就写下来,然后可以随意编辑,改变层级关系,链接新脑图,添加图片和注释,注释里还可以链接另外一个脑图。MindNode里每个节点都可以被指派任务,并和苹果原生的提醒事项同步其完成状态。

4.Bear

一款很赞的支持Markdown编辑的笔记工具,现在基本为工作服务。每次连接幻灯片做记录时如果都用私人笔记工具就比较暴露隐私了(我一直认为私人笔记和工作笔记一定要分开放,至少要分别设置密码保护),所以我选择了Bear专门工作时用。

之前尝试过各种笔记,包括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直到发现了Bear。评价都说它是一款高颜值笔记,可能是因为这么好用还这么好看实属不易。

5.TaskPaper

我前段时间才接触到TaskPaper,但是马上喜欢上了它。这是一款别出心裁的GTD管理工具,偏文本化,和2Do完全不同,更注重内容的编排和管理。不同场合,各有所需,搭配着用,事半功倍。

6.Spark

Mac上邮件客户端推荐哪个?去年12月以前可能给出的答案各有千秋,但现在可以拍着胸脯说:Spark独领风骚。

如果说之前的各种邮箱客户端包括原生的Mail都各有利弊,那么Spark可谓是集大成者。邮箱客户端该有的功能一应俱全并且体验流畅,最有特点的Smart Inbox智能收件箱可以自动筛选分类,帮助你优先关注相对重要的邮件,减少被打扰甚至是骚扰的频度。Spark还自带自然语言搜索,比如你在搜索框输入“from”和发件人名(会根据通讯录自动联想)就完成了筛选,输入“attachments”下拉就有各种附件的类型可筛选。Spark现在只支持英文,热切期盼支持中文。

PS:这么优秀的邮件客户端iOS和Mac版居然都免费,大气的开发商!

有关iOS和Mac OS同步的App

上面提到的应用有一半以上是在两个平台之间无缝同步的,这是我喜欢苹果产品的一点。有一些我会在两个平台上同时使用,有一些根据自己的情况不需要,像Ulysses iOS版和Mac版一样盛赞,但我不会在手机上码字。我觉得Ulysses for iOS更像是为iPad Pro设计的,而且最好有键盘,否则码得很累;还有Bear,同步需要Pro版付费,我专门在工作时用它,iOS版也不需要;Pin也有Mac版,但现在还不是刚需。国内的App会不会像国外的App在重大节假日有活动一样,Pin会不会春节打个折呢?哈哈,想想而已。

现在(至少我是这样的)需要在两个平台上同时使用的App,同步是否完美是衡量它的重要标准。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同步功能不完美,我个人对这个App真没好感和继续关注的兴趣了。

Ending:

我一直觉得好用的东西一定要拿出来分享和讨论,不单是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更是因为只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并反馈才能推动这个App更加完善和进步。

说一些题外话。每个App手绘的过程是累并快乐的,我不是每天都做手账的软萌妹子,画到最后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埋的坑还是没能填完。我想以后我要多加练习,画一些东西留下来,同时也放进我的日记本里,待到儿孙满堂时也许还能拿出来给他们看看曾经我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终于码完了。


使用工具:

1.手绘:
笔:MUJI 凝胶墨水圆珠笔(0.38)&MUJI 中性凝胶六角水笔(0.25)
本子:Midori 记事本(文库方格A6)
图片处理:黄油相机

2.文章:
Ulysses(写作)+iPic(图床工具)+MindNode(脑图构思)+iMark(图片标注)

参考资料:

1.简单说说即刻 App 新版的「实验室」是什么鬼.https://zhuanlan.zhihu.com/p/24194636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